今日港媒聚焦上海自貿區新規細則出臺,包括外資銀行獲準在上海自由貿易區內新建子銀行、合資銀行等細則。
7月3日,*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常務會議,會議原則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
方案強調,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等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上海自貿區將是本屆政府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舉措。經濟增長乏力、面臨轉型難題的上海期望自貿區能為當地至少帶來“十年紅利”。
上海綜合保稅區,即外高橋保稅區、洋山保稅港區和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已經成為上海申請自由貿易區組成部分。3月28日至29日,*總理李克強在上海進行就任后基層考察。期間,李克強鼓勵、支持上海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在28平方公里內,建立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以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
另據報道,天津方面的自貿區方案已經上報*有關部門,極有可能在一個月后確定zui終方案內容。與此同時,天津已經啟動東疆二島規劃,計劃5年內投資五百至六百億元填海造地40平方公里,作為天津由保稅港區向自由貿易港區升級的空間載體。
受此影響,天津板塊大幅上揚,多只股票漲停。
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是指主權國內的貿易自由化,具體指向某一國家或地區境內設立的小塊特定區域,實行優惠稅收和特殊監管政策。
相比國內目前各類保稅區,自由貿易區意味著更優惠的政策、更大的開放度。從本質上看,中國眼下的特殊監管區域實行的仍是“境內關內”政策,而通行的自由貿易園區則實行“境內關外”政策,即放開一線(國境線),管住二線(與非自由貿易園區的連接線),在區內免除海關通常監管。
具體而言,與保稅區相比,自由貿易區具備三點不同,一是監管理念,要從貨物管理轉變為企業管理;二是貿易的開放度,要有與接軌的多遠貿易模式;三是政策的開放度。zui主要的是外匯政策和稅收政策,自由貿易區要求外匯政策開放,稅收政策要有競爭力。
未來,可以為上海發展帶來新“十年紅利”的中國(上海)自貿區建設將涉及海關、稅務、金融、工商和土地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圍繞“外匯管理創新、服務貿易開放、區域便利化”將出臺一系列政策細則,將涉及貿易、航運和金融各個方面。
在此次的方案中,明確表示在區域內實現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資產方價格實行市場化定價。
在目前的方案中,沒有對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做更為細化的表述,僅表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在區域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行先行先試;在人民幣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試;探索面向的外匯管理改革試點,建立與自貿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
此外,試點中還建議,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以及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驗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
離岸金融業務是自由貿易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同時也需構建離岸金融市場。試驗區對國內商業銀行離岸業務探索風險管理和制度完善也進行嘗試,建議允許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從事離岸業務。
而在在擴大投資領域方面,在上海自貿區內,將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進一步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在試驗區范圍內改革投資項目管理、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管理、工商登記三個環節。
自貿區還將對區內注冊的各類融資租賃公司及項目子公司,實施融資租賃貨物出口退稅的試點政策。建議融資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單機、單船子公司不設zui低注冊資本限制,建議允許融資租賃公司兼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業務。
同時,方案建議逐步允許境外企業參與商品期貨交易,在上海自貿區內將建議允許境外期貨交易所或設立商品期貨的交割倉庫。試驗區的交割倉庫若建成,將替代韓國釜山和新加坡LME倉庫的部分作用,降低國內企業的交易成本。
配套的稅收政策也將出臺。注冊在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專業從事境外股權投資的項目公司,參照技術*性服務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區內符合條件的公司從事離岸業務收入,也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這一稅率標準,與深圳前海相當。